如何准备论文

日期:2024-05-08

面对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,你是否觉得毫无头绪,不知要从何写起?要么写作结构不规范?要么在很多写作细节上容易犯错呢?本手册将就这些重要问题,从主题选择、论文结构、克服写作障碍以及写作细节四个方面进行探讨,教你如何练习写出一篇好的课程论文。

一、主题选择

万事开头难,如何产生自己的论题和观点一直困惑着很多同学。这里介绍7种方法,希望可以有效地帮助你逐渐形成自己的主题和观点。

1.头脑风暴

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,写下所有你能想到的相关的词句,或者画相关主题的思维导图,这就是头脑风暴。头脑风暴法特别适合集体论文的主题讨论。能在特定时间内列出尽可能多的论点,在这个过程中谁都没有权力去评判这些论点有没有价值。只需十几分钟,你或者你的团队就能列出长长的待选主题、观点的清单。

2、2.泡图书馆

图书馆有丰富的资料,不仅各类馆藏图书,还包括报纸、杂志、音像制品、历史数据等等资料。因此,泡图书馆,阅读主题相关参考书,也会给你很多主题、观点上的灵感。

3、3.网络资源

互联网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源泉,百度、Google 等搜索引擎可搜出你关心的几乎一切感兴趣的话题、网络资源,也可以在知乎上发起讨论或搜索相关主题,从中得到选题相关的启发。

4、4.功在平时

写日志或者坚持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很多灵感、感受、思考都是很好的习惯。这两种方法均是为论文和演讲发掘观点的极佳途径,而且还能锻炼你的写作技巧。

5、5.创建文摘

收集你认为有趣的文章、诗歌和论题。聆听精彩的演讲,从新近报纸上收集可供你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和写作的故事和观点。

6、6.观察生活

留意你周围生活中的一切。在读书、看电影、上网时也留意其中有没有可能的论题,并和你的朋友交流想法。

7、7.启发式填空

启发式填空可以发掘潜在的论题。写出具有启发性的前半句,然后充分动脑完成下半句,比如下面列出的这些句子。你在后面补充的观点就可以成为很好的主题。

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,如果

太多的人

将来

当今,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

生命中最奇妙的事情是

生活中最好不过的事情是

我最喜欢

我明白了

我总是能够开心,只要

完美的一天包括


当你通过以上这些方法获得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之后,你需要考虑这个主题是否过于宽泛。对于过于宽泛的主题,我们可以把它限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。例如,避免采用中国人的健康问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这样宏大的题目,你的课程论文可以尽可能具体些,如清华大学在校生晚睡问题浅谈大学生村官制度等。

二、材料搜集

巧妇难为无米之炊,主题确定之后,为了能够让论文血肉丰满,你需要积累一定量的背景知识和主题相关材料,包括主题相关的概念、理论、方法、事实数据、法律规定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等等。这时,图书馆和网络会让你如虎添翼,搜集到大量的主题相关材料。

西南财经大学图书馆成立于 1925 年,现有馆舍 50,000 平方。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(包括印刷资源和电子资源),纸质图书190 万册,电子图书250 多万册,数据库 119 个,多媒体资源 10 多万件,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。

你可以在图书馆查阅到:

图书

期刊

报纸

学位论文

会议论文

事实数据等

详细内容请登录图书馆主页https://lib.swufe.edu.cn/

三、确定结构

课程论文对文章结构是有一定要求的,一篇具有规范结构的论文能够让老师或者助教更容易理解你的论文,并给他们一个良好的印象。规范的文章结构一般被视为是经过认真写作的标准之一。一般情况下,规范的论文包括以下几部分:

文章标题、摘要、关键词、正文、参考文献。正文中又细分为:简介、研究方法、研究过程或研究数据及分析结论。这些方面并不一定是每一篇文章必需的,写作者往往是在其中选择某些方面进行写作,下面逐一介绍。

文章标题好标题要能体现文章的核心要义,简洁凝练又重点突出。

关键词和摘要关键词和摘要是紧接着题目的文段,也就是把文章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摘录下来,使读者能够从这里大致地了解文章的内容。这个部分就好比是文章的门面,要使文章出彩,一个漂亮的门面是必不可少的。所以,在写关键词和摘要时一定要选择最能体现文章特点的词句。需要提醒的是,虽然摘要这一篇文章的位置很靠前,但它一般都是在文章的主体都写完之后,再根据文章具体摘录下来的。

四、正文结构

正文:文章的正式内容,是整篇文章的血肉。它的结构又有细分,这里介绍一种较为常用的课程论文结构,它分为简介、研究方法、研究过程或研究数据及分析、结论等 4 个部分。

简介:对文章内容及其背景知识的简单介绍,一般包括这篇文章研究的课题,前人在这个课题上做过哪些工作,前人还遗留了哪些问题没有解决,这篇文章解决了什么问题,这篇文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等,类似文章综述。

研究方法:尽管从写作的角度来说它是很简单的,但我们一般认为研究方法是决定文章价值的最关键的部分。凡是成熟的领域,都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了,想要取得新颖的成果,最好的途径就是选择新颖的研究方法。而且,老师在阅读论文时,往往很重视看研究方法,如果方法不对,后面的就不必看了。尽管如此,研究方法的写作是非常容易的,只要把它描述清楚就行了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选择了一种前人从未使用过的研究方法,那么应该在这个部分把研究方法的细节写清楚,方便读者阅读。

研究过程或研究数据及分析:这也是文章的重头戏。在这一部分里,我们要列出研究过程中得到的直接结果,并且对这些结果作出分析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对结果的分析是本科生写作时容易疏忽的一点,不少本科生写作课题论文时往往不加分析就直接写出结论,这样难免给人一种逻辑不严密的感觉。但是学术型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,所以写作时要特别注意在这一部分把分析过程写清楚。很多学生在课程论文写作时会感到没有实质内容可写,这里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对研究过程、研究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,只知道罗列方法、数据。

结论这是一篇文章的核心,在这一部分里,我们要把研究得到的结论描述清楚。事实上,只要前面几个部分写得漂亮,清楚地表达结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在这一部分,文章还可以适当地讨论一下这个结论的局限性以及可能的应用,使文章意义更为深刻。

参考文献写完正文,就快要收工了。但是别急,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没做,那就是列出参考文献。凡是文章中引用过的东西,只要不是常识,都需要在参考文献一栏中列出,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剽窃。目前,学校对本、硕、博毕业论文都会进行严格的学术抄袭检查,虽然课程论文没有这种检查,但是要知道你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,你的文章中有没有抄袭老师很容易看出来。所以,让我们从每一篇课程论文开始,坚决抵制学术抄袭。

这里介绍的只是一种常见的规范的论文结构,并非每一篇文章都必须具有以上所有的结构,这些只是供参考。其实,在写作学术型课题论文时,根据需要确定一个清晰的论文结构,是写作的第一步

五、克服障碍

很多同学一提到写文章就发憷,这些同学都一定程度上存在写作障碍。为了帮助同学克服写作障碍,本文介绍几种方法,供大家参考

阅读:阅读能够帮助你扩大知识储备,形成自己的观点,提高写作能力。你可以阅读小说、传记和报纸、杂志,也可以阅读其他同学的论文。

写日记或者语录:没有什么比每天都进行实际的写作更能提高写作能力了。并且日记和语录都是你自己的观点和思考,这些都有可能成为你以后的论文主题。

听自己的作品:把你的文章录下来,放给自己听,听听顺不顺耳。

每次写作的时间不要太长:和其他浩大工程一样,你一口气写完一部长篇大论的想法可能会让你很泄气,最终导致你未能很好地完成论文,甚至未能按期完成论文。好每天写一点,写作地点在哪里都无所谓。你可以在睡前、早上甚至课间写上5分钟,当然前提是为你的论文写作制定一个写作大纲。

回顾你的目标:对你的目标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。把需要陈述的关键要点都列到一张表中,并用简短的词语描述自己的目标。这样既可以避免漫无目的的写作,也可以摆脱写作过程中的文思枯竭。

跳出具体文字的写作:泡一杯茶或者咖啡,给自己不受干扰的一小时,勾勒一下论文或演讲的提纲,画一幅记忆地图。如果你是一个视觉型的学习者,你可以画一幅克服写作障碍的记忆地图。记忆地图从你的中心目标和论题开始画起。画出主要观点、次论题等等,再辅以补充性的观点。记忆地图会使你的观点更加顺畅,更容易看出论题间的联系。打印论文的时候你也可以将此关系图加进去,以方便老师了解你的思路。

放手写作:完成一幅写作地图后,你可以继续写作 30 40 分钟。不要担心错别字、病句,尽管放手去写。选好时机的自由写作是克服写作障碍的强有力的手段。如果你很快进入写作状态,这种自由写作的方式就更加有效。

找个一喜欢的环境:写论文的重要部分时,你需要一个独处的安静环境,排除一切干扰,专心去写作。

改变写作顺序:如果写作遇到阻碍,不妨改变写作顺序,可以从结论开始写起,而不一定要从正文开始。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结论以澄清目标,然后即可回过头来继续你的论文

公布你的写作计划:制定一个写作计划并严格执行,将其公之于众会有助于你按计划写作。按时完成每一步工作,即使你觉得完成得并不如意,你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推进计划。


六、关注细节

写作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,这里面有很多学问,尤其是论文。下面列出几个注意事项,这些是写作者在写作时需要仔细考虑的。

1.表达清晰。对于本科生来说,阅读课程论文的是任课教师或者助教,而他们往往每天有很多文章要读,因此不可能在某一篇课程论文上花过多的时间。所以,尽可能使文章表述清楚,对写作者和阅读者都是好事。

2.严谨的学术型论文要指出自己的局限和不足。一般情况下,研究的结论都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出的,而并非普遍成立的。所以,从严谨的角度出发,要指出自己的局限和不足,比如在对结论的讨论中提到:本次研究是在……的情况下做出的……”。由此也提示写作者在文章里尽可能地严密和客观。

3.如果可能的话,可以在文章中举出一些反对你的观点的例子。这既能更明显地突出这篇文章写作的角度,又能反映写作者做这个研究时做了很多工作,并且从其他角度思考。

4.在举例子的时候尽量举容易描述清楚的例子,或者比较生活化的例子。这样既方便了写作者的写作,又方便了阅读者的阅读。

5.谨慎使用第一人称,因为之类的词使文章显得不客观。如果不得不用,可以考虑使用笔者作者这些词。

6.一般情况下尽量使用书面语,少用口头语,这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特点。

7.表词达意时最好用有着严格意义的词语。比如说,写一篇法律方面的文章,与其说规矩,不如说法规

8.避免错别字和语病,从严谨为学的角度看,论文是不允许出现错别字和语病的,尤其是文科类课程的论文。

9.一定要清楚地列出参考文献,包括该文献的标题,作者,发表时所在的刊物,发表时间等,这是规范的学术写作的重要特点。

10.使文章逻辑结构清晰,有明显的脉络可循。虽然不一定严格按照前文介绍的结构,但尽量参考那些结构能够使文章逻辑比较清楚,有利于阅读者了解整个文章的框架。

写作时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,这只是一些主要的建议,当然不能认为写作时只要注意这几点就足够了。因此,具体如何写作,还需要写作者自己仔细斟酌,以上建议仅供参考。




上一条:如何有效阅读

下一条:如何学习英语

[关闭]

X